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3篇

来源:振兴乡镇 发布时间:2024-01-08 10:32:03 点击: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3篇

廉政专题党课:以“五心”笃守内无妄思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把握执政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我们党继往开来推进自我革命的必备法宝。现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为答好时代考卷和接受人民阅卷,党员干部一定要處续党的优良传统,以“五心”笃守内无妄思,以“五力”笃行外无妄动,蹿厉奋发实现既定目标,继续考出好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篇1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坚持抓实经济建设,实现经济指标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1至10月,农村经济总收入5.42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3亿元的86.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3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6307元的83.3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6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1.52万元,同比增1.48%;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46.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05%;累计完成向上争取资金3062.59万元,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69.55%。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2023年10月,谋划储备项目2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1亿元,签订框架协议2份,项目估算总投资1.46亿元;“一把手”走出去招商不断加强外出招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共外出招商10次,服务企业38次,注册市外企业2家,外地企业来访28次。

  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坚持强化科技措施,确保粮食安全,2023年共计完成粮食总播面积4.37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增117吨;强化茶园提升改造,完成茶叶产量376.3万公斤,产值2.16亿元,完成古茶产量40.1万公斤,实现古茶产值1.1亿元,产量、产值均比上年增加;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8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有机茶园建设12000亩,建设示范茶所2个;完成新植桑园190亩,冬季桑园管理6000亩,智能化小蚕房改造6间240平方米,养蚕3233.5张,交售鲜茧12.95万公斤,产值652.68万元,平均价49.64元/公斤,平均张产量36.7公斤。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通过统一规划地块、采购种苗、跟踪管护、集中销售的方式,发动342户群众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芭蕉芋和优质辣椒种植等产业,累积实现增收300万元;以稻花鱼产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000亩,规划共裕高寨、河尾骊水两个核心区,结合中秋国庆期间举办的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引摊入市,吸引游客3万余人,累计实现旅游消费600余万元;以强村带弱村示范带动为先,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在老厂社区完成芭蕉芋初加工厂房建设,购置安装芭蕉芋粉提取设施设备1套,预计带动两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10万元。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面落实2023年项目准备和开工建设工作,完成2022年项目竣工扫尾工作,验收通过7个项目,落实2023年度9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入库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7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5.07%。目前完成入库金额1.1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65.41%,在库项目剩余金额5338.58万元。

  (二)组织引领持续强化,自身建设成效显著

  政治优势有效发挥。“五组一联”广泛聚力,采取“职责到组、责任到人、定期活动”的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推进“五组一联”,全镇45个工作组、137个小分队全覆盖联系6554户群众,累计开展活动390余次;扎实开展****,结合漭水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清单,全镇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措施开展****,截止目前45个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180余次,其中党组织书记完成讲党课45次。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树牢先锋模范,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镇村班子开列民生实事清单30件、完成27件、完成率90%,全镇各级党员开列为民服务清单1858件、完成1683件、完成率90.6%;以青年人才支部为主体,“青蓝工程”为载体,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目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帮带镇村青年干部人才34人,制定个性化帮带需求清单58条,目前已帮助解决帮带需求45条;采取日常实操帮带、“文墨课堂”等形式,帮助青年人才拓展视野和提升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40余次,780余人次参学。

  示范引领成效显著。坚持“一村一品”示范引领,立足村情实际,认真谋划、培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9个,其中,翠华社区、河尾社区、明华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试点先行、分类建设,为全镇人居环境建设作出了示范;持续抓实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共有6个村(社区)领办专业合作社。

  战斗壁垒更加稳固。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细抓实,年内共召开专题会议2次,工作推进会4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立政治监督“一月一清单、一月一反馈”机制,开展常态化监督,针对镇纪委、各村(社区)监督委发现问题谈话提醒22人次,督促立行立改问题21个,排查上报问题线索11件次,查办问题线索6件,立案4件4人;持续巩固纠“四风”树新风工作成效,运用典型案例抓好警示教育,主要领导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轮,670余人次,讲廉政党课5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5余次。

  (三)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攻坚成果持续升级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着力构建“一轴三片七行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社区)立足村情实际,认真谋划、培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或示范小品项目,目前9个村(社区)均已确定项目内容,相关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严格审核小额信贷农户准入资质,定期进行抽查检查,杜绝涉及民间借贷和用途不真实贷款授信业务,截止目前,共放出小额贷款117万元,受益低收入家庭585户;教育保障采取“一生一策”措施抓实控辍保学工作,“零辍学”成果持续巩固;着力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全镇贫困人口100%参保,大病专项救治100%覆盖脱贫人口,符合政策的医保待遇100%落实。

  乡村旅游迭代升级。依托各类节日组织开展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和赛事7场次,成功举办镇“沧江茶源”天堂山文化旅游节、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等活动,共计3万余人参加,不断提升“漭水名牌”力量;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规范景区运营,截至三季度末,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实现游客接待5.32万人次,澜沧江高峡平湖旅游景区实现游客接待11.34万人次,全镇非A级景区旅游吸引实现游客接待9.58万人次,全镇实现游客总接待26.24万人次。

  (四)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续保12417人,收缴11383人,完成参保率91.67%;2023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并已领取养老保险金568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参保登记52人,维护系统信息571条,社保卡申领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24433人,参保率93.17%,执行率98.07%,目前已启动了202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

  民生事业更有温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城乡低保各项政策,截止2023年9月底,累计发放农村低保905户11848人次,合计发放375.13万元;累计发放城镇低保38户347人次,合计发放15.87万元;累计发放特困供养168户1500人次,合计发放134.93万元;累计发放高龄补贴946户7628人次,合计发放38.29万元;完成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共计发放资金115.96万元;持续稳定健康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坚持遗体火化率100%,已葬墓绿化率100%,坚决杜绝二次装棺再葬。

  治理效能更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到网格,将镇综治中心与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组织领导有效重合,建立“镇级网格中心—村级网格中心—村民小组网格—网格信息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全镇共有网格员208名、其中党员106名,网格信息员597名、其中党员244名;坚持治理服务进网格,截至目前,党员带头走访群众4348户,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571件。

  党管武装成效明显。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做到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武装工作,不断健全基层普通民兵队伍体系,2023年我镇应急排基干民兵优化充实至30名;积极开展2023年征兵工作,协助我镇146名适龄青年全部完成了兵役登记,登记率达100%,在全国征兵网上报名人数103名,送检人员56名,体格检查合格人数21名,参加役前教育15名,预定新兵12名(上半年3名、下半年9名),其中,大学毕业生7名、在校大学生2名、高中(职高)3名,圆满完成了2023年一年两征工作。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化解重点信访人员和信访案件,案件受理率100%,答复率100%,满意率98%;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件,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95起,调处成功调处率为98%;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加大对重点企业和行业特种设备的监察频次,排查安全隐患3条,全部完成整改,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大检查,检查经营户50户,整改完成3户;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84次。

  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4月,县中心学校被认定为市第一批书香校园;2023年9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优秀集体;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市级统计排名全市第25名(全县第3名)、第35名(全县第3名)、全市第5名;镇中心学校综合考核位居全县乡镇第三名;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年内开展健康咨询活动5次接受咨询456人,实施健康知识讲座9期接受讲座1996人,村卫生所健康知识讲座41期接受讲座1356人,全镇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944人次;年内,成立专家(名医)工作室9个,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人居环境显著提升,耕地红线坚决守牢

  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村庄治污治乱工作,年内完成2个自然村公厕建设,任务数2座,完成率100%;完成农村户厕改建、新建150座,任务数150座,完成率100%;将绿美公路与绿美乡村、绿美景点建设进行有效串联,重点打造漭水至沿江,共裕至明德两条绿美示范路,带动全域交旅融合发展,2023年全镇9个自然村被评定为2022年度市级绿美村庄。

  生态建设更加和谐。加大造林治林力度,建强林长制队伍,配齐镇村级林长21名、专管员9名、护林员68名、观音山林场护林员8名、自主管理员8名,实现林长组织体系全覆盖,累计完成巡林286次,完成义务植树3万株,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75.27%;强化水源河流保护,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努力构建全民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爱河护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有力开展水环境“清四乱”专项行动,组织清河48余次,镇村两级河长巡河2367次。

  耕地红线牢牢守住。严格实行“月督察、月通报、月调度”的工作机制,加速推进全镇土地违法整治工作;2022年1—4季度镇涉及20个图斑,县级初步判定违法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涉及历年土地卫片违法图斑44个,截至目前,完成整改26个,未完成18个,整改率59.09%;2021—2022年耕地流出排查整改,镇涉及175个图斑、191.86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23个图斑、107.99亩,一般耕地52个图斑、83.87亩。截至10月,完成整改193.90亩、完成比例122%。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回顾一年的成绩,我们有收获、有进步、有发展,客观审视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差距、有短板、有弱项,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重大项目少、支撑弱,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赶超进位面临巨大挑战。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品牌培育滞后,缺乏高附加值、高成长型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增效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历史欠账较多,民生刚性支出增加,收支平衡压力巨大。

  三、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2024年我们要锚定目标,主动作为,准确认识全镇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的谋划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在145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上级下达既定任务。

  (一)抓产业聚特色,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厚植农业发展根基。持续巩固主导产业,稳定茶叶采摘面积4.4万亩,茶叶产量370万公斤,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10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巩固有机茶园12000亩;持续加强古茶树保护性开发力度,持续争取4个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蚕桑产业技术扶持力度,强化蚕茧收购协调工作,确保桑农增收,计划养蚕4000张,交售鲜茧16万公斤,实现产值830万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培育养殖示范大户,突出仔猪繁育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县级仔猪繁育基地建设,做好明华村巨菌草养牛(羊)示范点项目。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围绕“城乡结合片区”融合发展以乡村田园休闲游、民间民俗体验游、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经济,主动融入“昌宁红茶”品牌打造,加大对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

  进一步强化农文商旅融合。充分发挥“一江一山一叶一泉”资源优势,将茶旅融合作为打造漭水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支撑,构建“核心资源高效利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旅游经济互补共赢”的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游步道、茶餐厅、茶博馆和澜沧江高峡平湖景区旅游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沪滇协作平台优势,实施好沿江村天堂山古树红茶茶旅融合发展、镇共裕社区产业配套设施等项目。

  (二)筑根基提效能,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持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开展党的**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等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抓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组织生活等载体,落实常态化学习、专题化培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漭水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具体项目、有效措施、实际行动。

  持续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化三法”,坚持真抓实干,扎实开展争当奋进者和整治“躺平式”干部专项行动,进一步提振信心和决心,全面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依托“青蓝工程”“文墨课堂”等形式,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开展培训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堡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压紧压实“一轴三片”工作格局,持续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村级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示范典型培树、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拓展“五组一联”内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采取专题培训、岗位练兵、定期测评等方式,提升全镇基层党建工作的专业化智慧化水平,推进基层战斗堡垒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强保障优服务,着力推进民生服务水平

  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继续抓好“百千万”工程,接续实施“1+2+15+30”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沧江茶源乡村振兴示范区,漭水和河尾2个精品村,黄家寨、坝尾、徐家寨3个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抓实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工作,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10万元以上村(社区)全覆盖、30万元以上村(社区)2个、50万元以上村(社区)1个。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网加密倍增行动,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推动交通项目逐步向30户以上自然村村组道路建设倾斜,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工程;计划申报完成产业发展示范区、自然村入户道路建设、饲草加工建设等10个项目,预计投资1685万元。

  加快政策落实精准高效。健全完善“一平台三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分类做好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完善产业发展“双绑”联结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原则,持续抓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开言路、集中力量形成一村一清单,结合西南大学专业技术团队挂联帮扶,计划年内完成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加快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筑牢社保保障网,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持续推进专家(名医)工作室建设工作,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常规管理、高效课堂、精细教研、量化考核”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完成县教体局下达的教学质量指标,办出学校特色。

  (四)稳大局保安全,着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将资源力量整合,推动综治中心更高水平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完善社会矛盾预防预警化解、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精细全科网格管理和服务,努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漭水;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积极培育“义警”志愿者、村组“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加大重点时间节点信访人员稳控力度,确保涉访涉诉问题实现“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

  不断落细落实安全生产。以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对问题隐患深挖细究,强化整改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坚决遏制森林火灾、消防事故多发频发态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推动普法强基工作,夯实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普法源头基础,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专项普法全面覆盖,实现基层普法短板弱项全面补齐;深化法律“六进”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辖区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断提高辖区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五)扛责任强担当,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力争耕地恢复整改任务圆满。严格按照“就地恢复为主、异地补充为辅”的工作原则,对能够就地恢复的园地、茶地等地块,尽快组织复耕;对占用耕地的农业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按照相关政策要求,限期完善用地手续整改一批,不符合政策的坚决拆除并及时恢复耕种,进一步加大对各村(社区)的指导力度和督促力度,全力以赴抓好整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在时限内完成。

  力争绿色生态发展持续推进。大力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巡察检查,强化河道监管,促进水质改善提高;持续开展最美村组、美丽庭院等评选,实行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力争人才培育建设实效创新。抓好班子队伍,深化片区包保和班子成员“挂村”责任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抓好机关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三个工作法”,做到队伍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落实、人才在一线培养;抓好村(社区)干部队伍,盯紧关键少数,以党政领导班子帮带、青年人才党支部重点培养、常态化制度化集中培训、“双提升”项目等,提升村级后备人才培育质量;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新产业实用人才储备质量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能力。

  四、2023年工作亮点

  (一)“一轴三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出特色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翠华集市为试点,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通畅致富途径、提升群众素质为切入点,由党总支牵头统筹,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河西源头生态宜居和谐小集市;以河尾坝尾安置区为试点,立足“花园小区”建设,由党总支统筹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安置区内公共区域闲置土地,打牢周末经济核心区发展硬基础;以明华烟房村民小组为试点,依托垃圾干湿分类教育引导和组内污点乱点难点整治,实现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产业发展为关键点。以“重品质、树品牌”为目标,茶叶协会党组织统筹引导,采取“认养+代管+分红”发展模式,产值增收2490万元,4800余名群众实现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660元;以稻花鱼产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000亩,规划共裕高寨、河尾骊水两个核心区,于国庆黄金周举办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吸引游客3万余人,实现旅游消费600余万元。

  以示范引领为着力点。依托古树茶和稻花鱼优势产业,抓实黄家寨景区管理提升和骊水安置区周末经济综合体规划建设,通过吸引游客人流,提升产业发展附加值,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聚焦“两新”党组织发展,依托黄家寨古茶公园、老寨子古茶基地等连片古茶资源和粗精深加工集群,由支部引导,协会牵头抓总,化零为整探索打造漭水茶叶品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社会效益。

  (二)创新治理“小集市”促旅游高质量发展出成效。

  整合资源“建中心”。采取“党组织+公司”的模式,整合村级和镇级项目资金等180万元,完成江桥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共建设固定商铺9间、临时商铺11个,引入个体户、周边群众对“小集市”进行经营和管理,租金收益的50%返还联福、翠华两个项目村,实现每村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加5.2万元。

  凝聚合力“管市场”。整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综治办和联福村“五组一联”综合治理组等力量,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网格员+街长”的管理模式,明确辖区小水井党支部书记为“网格员”,群众推选1名诚信经营、带头作用明显的商户为“街长”,定期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建议,每月组织召开1次专题会议,听取问题反馈,研究处理办法,让商户、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党群同心“促治理”。通过“党组织+商户+群众”的模式,在江桥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推行“党员经营户”挂牌,组织党员、群众在“赶集日”及重要节假日开展游客引导、交通疏导、文明倡导、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门前六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奖惩和“文明经营户”“诚信经营户”评选机制,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出风采

  创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携手乡村诗歌公益机构“是光”公益组织,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一只由县中小学老师、诗词楹联协会志愿者和“是光”诗歌公益组织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安排诗歌教师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长期在本地开展活动的志愿者有30余名。

  坚持志愿服务初心宗旨。本着“是光”诗歌“你本来就是光”的宗旨,为孩子提供一个发现真实、展现真实、尊重真实的平台,让诗歌陪伴孩子成长,通过“一周一课堂、一月一比赛、一季一诗集、一年一交流”的形式,增强“是光”诗歌志愿服务的成效,该志愿队在2023年5月获得昌宁县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目前,已入围省级比赛。

  展示文墨漭水文化内涵。把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诗歌为桥梁,搭建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让诗歌成为留守儿童发现自我、寄托情感的载体,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主要通过利用课余时间上诗歌课、组织诗歌赛事、编辑诗歌主题手抄报、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参加诗歌活动等形式开展,以诗歌为媒介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孩子找到情感表达的喜好方式,孩子情感得到表达,情绪得到宣泄,压力得到释放。2023年6月,漭水“是光”小诗人收到央视节目组《经典咏流传》的邀请,并成功参与节目录制,在更好更大的舞台展示了文墨漭水。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篇2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坚持抓实经济建设,实现经济指标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1至10月,农村经济总收入5.42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3亿元的86.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3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6307元的83.3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6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1.52万元,同比增1.48%;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46.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05%;累计完成向上争取资金3062.59万元,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69.55%。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2023年10月,谋划储备项目2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1亿元,签订框架协议2份,项目估算总投资1.46亿元;“一把手”走出去招商不断加强外出招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共外出招商10次,服务企业38次,注册市外企业2家,外地企业来访28次。

  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坚持强化科技措施,确保粮食安全,2023年共计完成粮食总播面积4.37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增117吨;强化茶园提升改造,完成茶叶产量376.3万公斤,产值2.16亿元,完成古茶产量40.1万公斤,实现古茶产值1.1亿元,产量、产值均比上年增加;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8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有机茶园建设12000亩,建设示范茶所2个;完成新植桑园190亩,冬季桑园管理6000亩,智能化小蚕房改造6间240平方米,养蚕3233.5张,交售鲜茧12.95万公斤,产值652.68万元,平均价49.64元/公斤,平均张产量36.7公斤。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通过统一规划地块、采购种苗、跟踪管护、集中销售的方式,发动342户群众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芭蕉芋和优质辣椒种植等产业,累积实现增收300万元;以稻花鱼产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000亩,规划共裕高寨、河尾骊水两个核心区,结合中秋国庆期间举办的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引摊入市,吸引游客3万余人,累计实现旅游消费600余万元;以强村带弱村示范带动为先,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在老厂社区完成芭蕉芋初加工厂房建设,购置安装芭蕉芋粉提取设施设备1套,预计带动两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10万元。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面落实2023年项目准备和开工建设工作,完成2022年项目竣工扫尾工作,验收通过7个项目,落实2023年度9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入库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7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5.07%。目前完成入库金额1.1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65.41%,在库项目剩余金额5338.58万元。

  (二)组织引领持续强化,自身建设成效显著

  政治优势有效发挥。“五组一联”广泛聚力,采取“职责到组、责任到人、定期活动”的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推进“五组一联”,全镇45个工作组、137个小分队全覆盖联系6554户群众,累计开展活动390余次;扎实开展****,结合漭水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清单,全镇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措施开展****,截止目前45个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180余次,其中党组织书记完成讲党课45次。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树牢先锋模范,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镇村班子开列民生实事清单30件、完成27件、完成率90%,全镇各级党员开列为民服务清单1858件、完成1683件、完成率90.6%;以青年人才支部为主体,“青蓝工程”为载体,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目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帮带镇村青年干部人才34人,制定个性化帮带需求清单58条,目前已帮助解决帮带需求45条;采取日常实操帮带、“文墨课堂”等形式,帮助青年人才拓展视野和提升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40余次,780余人次参学。

  示范引领成效显著。坚持“一村一品”示范引领,立足村情实际,认真谋划、培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9个,其中,翠华社区、河尾社区、明华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试点先行、分类建设,为全镇人居环境建设作出了示范;持续抓实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共有6个村(社区)领办专业合作社。

  战斗壁垒更加稳固。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细抓实,年内共召开专题会议2次,工作推进会4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立政治监督“一月一清单、一月一反馈”机制,开展常态化监督,针对镇纪委、各村(社区)监督委发现问题谈话提醒22人次,督促立行立改问题21个,排查上报问题线索11件次,查办问题线索6件,立案4件4人;持续巩固纠“四风”树新风工作成效,运用典型案例抓好警示教育,主要领导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轮,670余人次,讲廉政党课5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5余次。

  (三)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攻坚成果持续升级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着力构建“一轴三片七行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社区)立足村情实际,认真谋划、培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或示范小品项目,目前9个村(社区)均已确定项目内容,相关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严格审核小额信贷农户准入资质,定期进行抽查检查,杜绝涉及民间借贷和用途不真实贷款授信业务,截止目前,共放出小额贷款117万元,受益低收入家庭585户;教育保障采取“一生一策”措施抓实控辍保学工作,“零辍学”成果持续巩固;着力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全镇贫困人口100%参保,大病专项救治100%覆盖脱贫人口,符合政策的医保待遇100%落实。

  乡村旅游迭代升级。依托各类节日组织开展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和赛事7场次,成功举办镇“沧江茶源”天堂山文化旅游节、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等活动,共计3万余人参加,不断提升“漭水名牌”力量;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规范景区运营,截至三季度末,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实现游客接待5.32万人次,澜沧江高峡平湖旅游景区实现游客接待11.34万人次,全镇非A级景区旅游吸引实现游客接待9.58万人次,全镇实现游客总接待26.24万人次。

  (四)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续保12417人,收缴11383人,完成参保率91.67%;2023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并已领取养老保险金568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参保登记52人,维护系统信息571条,社保卡申领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24433人,参保率93.17%,执行率98.07%,目前已启动了202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

  民生事业更有温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城乡低保各项政策,截止2023年9月底,累计发放农村低保905户11848人次,合计发放375.13万元;累计发放城镇低保38户347人次,合计发放15.87万元;累计发放特困供养168户1500人次,合计发放134.93万元;累计发放高龄补贴946户7628人次,合计发放38.29万元;完成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共计发放资金115.96万元;持续稳定健康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坚持遗体火化率100%,已葬墓绿化率100%,坚决杜绝二次装棺再葬。

  治理效能更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到网格,将镇综治中心与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组织领导有效重合,建立“镇级网格中心—村级网格中心—村民小组网格—网格信息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全镇共有网格员208名、其中党员106名,网格信息员597名、其中党员244名;坚持治理服务进网格,截至目前,党员带头走访群众4348户,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571件。

  党管武装成效明显。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做到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武装工作,不断健全基层普通民兵队伍体系,2023年我镇应急排基干民兵优化充实至30名;积极开展2023年征兵工作,协助我镇146名适龄青年全部完成了兵役登记,登记率达100%,在全国征兵网上报名人数103名,送检人员56名,体格检查合格人数21名,参加役前教育15名,预定新兵12名(上半年3名、下半年9名),其中,大学毕业生7名、在校大学生2名、高中(职高)3名,圆满完成了2023年一年两征工作。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化解重点信访人员和信访案件,案件受理率100%,答复率100%,满意率98%;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件,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95起,调处成功调处率为98%;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加大对重点企业和行业特种设备的监察频次,排查安全隐患3条,全部完成整改,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大检查,检查经营户50户,整改完成3户;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84次。

  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4月,县中心学校被认定为市第一批书香校园;2023年9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优秀集体;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市级统计排名全市第25名(全县第3名)、第35名(全县第3名)、全市第5名;镇中心学校综合考核位居全县乡镇第三名;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年内开展健康咨询活动5次接受咨询456人,实施健康知识讲座9期接受讲座1996人,村卫生所健康知识讲座41期接受讲座1356人,全镇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944人次;年内,成立专家(名医)工作室9个,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人居环境显著提升,耕地红线坚决守牢

  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村庄治污治乱工作,年内完成2个自然村公厕建设,任务数2座,完成率100%;完成农村户厕改建、新建150座,任务数150座,完成率100%;将绿美公路与绿美乡村、绿美景点建设进行有效串联,重点打造漭水至沿江,共裕至明德两条绿美示范路,带动全域交旅融合发展,2023年全镇9个自然村被评定为2022年度市级绿美村庄。

  生态建设更加和谐。加大造林治林力度,建强林长制队伍,配齐镇村级林长21名、专管员9名、护林员68名、观音山林场护林员8名、自主管理员8名,实现林长组织体系全覆盖,累计完成巡林286次,完成义务植树3万株,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75.27%;强化水源河流保护,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努力构建全民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爱河护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有力开展水环境“清四乱”专项行动,组织清河48余次,镇村两级河长巡河2367次。

  耕地红线牢牢守住。严格实行“月督察、月通报、月调度”的工作机制,加速推进全镇土地违法整治工作;2022年1—4季度镇涉及20个图斑,县级初步判定违法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涉及历年土地卫片违法图斑44个,截至目前,完成整改26个,未完成18个,整改率59.09%;2021—2022年耕地流出排查整改,镇涉及175个图斑、191.86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23个图斑、107.99亩,一般耕地52个图斑、83.87亩。截至10月,完成整改193.90亩、完成比例122%。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回顾一年的成绩,我们有收获、有进步、有发展,客观审视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差距、有短板、有弱项,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重大项目少、支撑弱,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赶超进位面临巨大挑战。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品牌培育滞后,缺乏高附加值、高成长型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增效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历史欠账较多,民生刚性支出增加,收支平衡压力巨大。

  三、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2024年我们要锚定目标,主动作为,准确认识全镇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的谋划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在145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上级下达既定任务。

  (一)抓产业聚特色,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厚植农业发展根基。持续巩固主导产业,稳定茶叶采摘面积4.4万亩,茶叶产量370万公斤,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10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巩固有机茶园12000亩;持续加强古茶树保护性开发力度,持续争取4个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蚕桑产业技术扶持力度,强化蚕茧收购协调工作,确保桑农增收,计划养蚕4000张,交售鲜茧16万公斤,实现产值830万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培育养殖示范大户,突出仔猪繁育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县级仔猪繁育基地建设,做好明华村巨菌草养牛(羊)示范点项目。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围绕“城乡结合片区”融合发展以乡村田园休闲游、民间民俗体验游、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经济,主动融入“昌宁红茶”品牌打造,加大对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

  进一步强化农文商旅融合。充分发挥“一江一山一叶一泉”资源优势,将茶旅融合作为打造漭水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支撑,构建“核心资源高效利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旅游经济互补共赢”的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游步道、茶餐厅、茶博馆和澜沧江高峡平湖景区旅游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沪滇协作平台优势,实施好沿江村天堂山古树红茶茶旅融合发展、镇共裕社区产业配套设施等项目。

  (二)筑根基提效能,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持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开展党的**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等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抓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组织生活等载体,落实常态化学习、专题化培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漭水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具体项目、有效措施、实际行动。

  持续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化三法”,坚持真抓实干,扎实开展争当奋进者和整治“躺平式”干部专项行动,进一步提振信心和决心,全面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依托“青蓝工程”“文墨课堂”等形式,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开展培训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堡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压紧压实“一轴三片”工作格局,持续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村级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示范典型培树、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拓展“五组一联”内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采取专题培训、岗位练兵、定期测评等方式,提升全镇基层党建工作的专业化智慧化水平,推进基层战斗堡垒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强保障优服务,着力推进民生服务水平

  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继续抓好“百千万”工程,接续实施“1+2+15+30”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沧江茶源乡村振兴示范区,漭水和河尾2个精品村,黄家寨、坝尾、徐家寨3个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抓实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工作,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10万元以上村(社区)全覆盖、30万元以上村(社区)2个、50万元以上村(社区)1个。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网加密倍增行动,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推动交通项目逐步向30户以上自然村村组道路建设倾斜,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工程;计划申报完成产业发展示范区、自然村入户道路建设、饲草加工建设等10个项目,预计投资1685万元。

  加快政策落实精准高效。健全完善“一平台三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分类做好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完善产业发展“双绑”联结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原则,持续抓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开言路、集中力量形成一村一清单,结合西南大学专业技术团队挂联帮扶,计划年内完成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加快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筑牢社保保障网,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持续推进专家(名医)工作室建设工作,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常规管理、高效课堂、精细教研、量化考核”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完成县教体局下达的教学质量指标,办出学校特色。

  (四)稳大局保安全,着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将资源力量整合,推动综治中心更高水平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完善社会矛盾预防预警化解、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精细全科网格管理和服务,努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漭水;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积极培育“义警”志愿者、村组“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加大重点时间节点信访人员稳控力度,确保涉访涉诉问题实现“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

  不断落细落实安全生产。以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对问题隐患深挖细究,强化整改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坚决遏制森林火灾、消防事故多发频发态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推动普法强基工作,夯实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普法源头基础,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专项普法全面覆盖,实现基层普法短板弱项全面补齐;深化法律“六进”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辖区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断提高辖区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五)扛责任强担当,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力争耕地恢复整改任务圆满。严格按照“就地恢复为主、异地补充为辅”的工作原则,对能够就地恢复的园地、茶地等地块,尽快组织复耕;对占用耕地的农业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按照相关政策要求,限期完善用地手续整改一批,不符合政策的坚决拆除并及时恢复耕种,进一步加大对各村(社区)的指导力度和督促力度,全力以赴抓好整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在时限内完成。

  力争绿色生态发展持续推进。大力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巡察检查,强化河道监管,促进水质改善提高;持续开展最美村组、美丽庭院等评选,实行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力争人才培育建设实效创新。抓好班子队伍,深化片区包保和班子成员“挂村”责任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抓好机关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三个工作法”,做到队伍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落实、人才在一线培养;抓好村(社区)干部队伍,盯紧关键少数,以党政领导班子帮带、青年人才党支部重点培养、常态化制度化集中培训、“双提升”项目等,提升村级后备人才培育质量;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新产业实用人才储备质量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能力。

  四、2023年工作亮点

  (一)“一轴三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出特色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翠华集市为试点,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通畅致富途径、提升群众素质为切入点,由党总支牵头统筹,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河西源头生态宜居和谐小集市;以河尾坝尾安置区为试点,立足“花园小区”建设,由党总支统筹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安置区内公共区域闲置土地,打牢周末经济核心区发展硬基础;以明华烟房村民小组为试点,依托垃圾干湿分类教育引导和组内污点乱点难点整治,实现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产业发展为关键点。以“重品质、树品牌”为目标,茶叶协会党组织统筹引导,采取“认养+代管+分红”发展模式,产值增收2490万元,4800余名群众实现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660元;以稻花鱼产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000亩,规划共裕高寨、河尾骊水两个核心区,于国庆黄金周举办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吸引游客3万余人,实现旅游消费600余万元。

  以示范引领为着力点。依托古树茶和稻花鱼优势产业,抓实黄家寨景区管理提升和骊水安置区周末经济综合体规划建设,通过吸引游客人流,提升产业发展附加值,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聚焦“两新”党组织发展,依托黄家寨古茶公园、老寨子古茶基地等连片古茶资源和粗精深加工集群,由支部引导,协会牵头抓总,化零为整探索打造漭水茶叶品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社会效益。

  (二)创新治理“小集市”促旅游高质量发展出成效。

  整合资源“建中心”。采取“党组织+公司”的模式,整合村级和镇级项目资金等180万元,完成江桥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共建设固定商铺9间、临时商铺11个,引入个体户、周边群众对“小集市”进行经营和管理,租金收益的50%返还联福、翠华两个项目村,实现每村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加5.2万元。

  凝聚合力“管市场”。整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综治办和联福村“五组一联”综合治理组等力量,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网格员+街长”的管理模式,明确辖区小水井党支部书记为“网格员”,群众推选1名诚信经营、带头作用明显的商户为“街长”,定期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建议,每月组织召开1次专题会议,听取问题反馈,研究处理办法,让商户、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党群同心“促治理”。通过“党组织+商户+群众”的模式,在江桥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推行“党员经营户”挂牌,组织党员、群众在“赶集日”及重要节假日开展游客引导、交通疏导、文明倡导、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门前六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奖惩和“文明经营户”“诚信经营户”评选机制,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出风采

  创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携手乡村诗歌公益机构“是光”公益组织,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一只由县中小学老师、诗词楹联协会志愿者和“是光”诗歌公益组织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安排诗歌教师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长期在本地开展活动的志愿者有30余名。

  坚持志愿服务初心宗旨。本着“是光”诗歌“你本来就是光”的宗旨,为孩子提供一个发现真实、展现真实、尊重真实的平台,让诗歌陪伴孩子成长,通过“一周一课堂、一月一比赛、一季一诗集、一年一交流”的形式,增强“是光”诗歌志愿服务的成效,该志愿队在2023年5月获得昌宁县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目前,已入围省级比赛。

  展示文墨漭水文化内涵。把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诗歌为桥梁,搭建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让诗歌成为留守儿童发现自我、寄托情感的载体,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主要通过利用课余时间上诗歌课、组织诗歌赛事、编辑诗歌主题手抄报、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参加诗歌活动等形式开展,以诗歌为媒介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孩子找到情感表达的喜好方式,孩子情感得到表达,情绪得到宣泄,压力得到释放。2023年6月,漭水“是光”小诗人收到央视节目组《经典咏流传》的邀请,并成功参与节目录制,在更好更大的舞台展示了文墨漭水。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篇3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产业活力不断增强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坚持抓实经济建设,实现经济指标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1至10月,农村经济总收入5.42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6.3亿元的86.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93元,占全年目标任务16307元的83.3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6.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6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1.52万元,同比增1.48%;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46.0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8.05%;累计完成向上争取资金3062.59万元,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69.55%。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2023年10月,谋划储备项目2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1亿元,签订框架协议2份,项目估算总投资1.46亿元;“一把手”走出去招商不断加强外出招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共外出招商10次,服务企业38次,注册市外企业2家,外地企业来访28次。

  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坚持强化科技措施,确保粮食安全,2023年共计完成粮食总播面积4.37万亩,实现粮食产量1.54万吨,比上年增117吨;强化茶园提升改造,完成茶叶产量376.3万公斤,产值2.16亿元,完成古茶产量40.1万公斤,实现古茶产值1.1亿元,产量、产值均比上年增加;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8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有机茶园建设12000亩,建设示范茶所2个;完成新植桑园190亩,冬季桑园管理6000亩,智能化小蚕房改造6间240平方米,养蚕3233.5张,交售鲜茧12.95万公斤,产值652.68万元,平均价49.64元/公斤,平均张产量36.7公斤。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通过统一规划地块、采购种苗、跟踪管护、集中销售的方式,发动342户群众大力发展玉米制种、芭蕉芋和优质辣椒种植等产业,累积实现增收300万元;以稻花鱼产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000亩,规划共裕高寨、河尾骊水两个核心区,结合中秋国庆期间举办的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引摊入市,吸引游客3万余人,累计实现旅游消费600余万元;以强村带弱村示范带动为先,年内完成投资200万元,在老厂社区完成芭蕉芋初加工厂房建设,购置安装芭蕉芋粉提取设施设备1套,预计带动两个村集体经济收益增加10万元。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全面落实2023年项目准备和开工建设工作,完成2022年项目竣工扫尾工作,验收通过7个项目,落实2023年度9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完成项目入库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71亿元,占年度任务的95.07%。目前完成入库金额1.1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65.41%,在库项目剩余金额5338.58万元。

  (二)组织引领持续强化,自身建设成效显著

  政治优势有效发挥。“五组一联”广泛聚力,采取“职责到组、责任到人、定期活动”的方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深入推进“五组一联”,全镇45个工作组、137个小分队全覆盖联系6554户群众,累计开展活动390余次;扎实开展****,结合漭水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清单,全镇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务实管用、简便易行的措施开展****,截止目前45个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180余次,其中党组织书记完成讲党课45次。

  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树牢先锋模范,健全“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镇村班子开列民生实事清单30件、完成27件、完成率90%,全镇各级党员开列为民服务清单1858件、完成1683件、完成率90.6%;以青年人才支部为主体,“青蓝工程”为载体,发挥“传帮带”作用为目标,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帮带镇村青年干部人才34人,制定个性化帮带需求清单58条,目前已帮助解决帮带需求45条;采取日常实操帮带、“文墨课堂”等形式,帮助青年人才拓展视野和提升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40余次,780余人次参学。

  示范引领成效显著。坚持“一村一品”示范引领,立足村情实际,认真谋划、培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9个,其中,翠华社区、河尾社区、明华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试点先行、分类建设,为全镇人居环境建设作出了示范;持续抓实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共有6个村(社区)领办专业合作社。

  战斗壁垒更加稳固。聚焦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将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抓细抓实,年内共召开专题会议2次,工作推进会4次;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建立政治监督“一月一清单、一月一反馈”机制,开展常态化监督,针对镇纪委、各村(社区)监督委发现问题谈话提醒22人次,督促立行立改问题21个,排查上报问题线索11件次,查办问题线索6件,立案4件4人;持续巩固纠“四风”树新风工作成效,运用典型案例抓好警示教育,主要领导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轮,670余人次,讲廉政党课5场次,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5余次。

  (三)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攻坚成果持续升级

  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着力构建“一轴三片七行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社区)立足村情实际,认真谋划、培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或示范小品项目,目前9个村(社区)均已确定项目内容,相关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严格审核小额信贷农户准入资质,定期进行抽查检查,杜绝涉及民间借贷和用途不真实贷款授信业务,截止目前,共放出小额贷款117万元,受益低收入家庭585户;教育保障采取“一生一策”措施抓实控辍保学工作,“零辍学”成果持续巩固;着力巩固提升健康扶贫成果,全镇贫困人口100%参保,大病专项救治100%覆盖脱贫人口,符合政策的医保待遇100%落实。

  乡村旅游迭代升级。依托各类节日组织开展学校文化体育活动和赛事7场次,成功举办镇“沧江茶源”天堂山文化旅游节、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等活动,共计3万余人参加,不断提升“漭水名牌”力量;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规范景区运营,截至三季度末,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实现游客接待5.32万人次,澜沧江高峡平湖旅游景区实现游客接待11.34万人次,全镇非A级景区旅游吸引实现游客接待9.58万人次,全镇实现游客总接待26.24万人次。

  (四)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更有力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符合续保12417人,收缴11383人,完成参保率91.67%;2023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并已领取养老保险金5685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参保登记52人,维护系统信息571条,社保卡申领3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24433人,参保率93.17%,执行率98.07%,目前已启动了202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工作。

  民生事业更有温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城乡低保各项政策,截止2023年9月底,累计发放农村低保905户11848人次,合计发放375.13万元;累计发放城镇低保38户347人次,合计发放15.87万元;累计发放特困供养168户1500人次,合计发放134.93万元;累计发放高龄补贴946户7628人次,合计发放38.29万元;完成发放重点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共计发放资金115.96万元;持续稳定健康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坚持遗体火化率100%,已葬墓绿化率100%,坚决杜绝二次装棺再葬。

  治理效能更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到网格,将镇综治中心与全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组织领导有效重合,建立“镇级网格中心—村级网格中心—村民小组网格—网格信息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全镇共有网格员208名、其中党员106名,网格信息员597名、其中党员244名;坚持治理服务进网格,截至目前,党员带头走访群众4348户,为群众办理各类实事好事571件。

  党管武装成效明显。严格落实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做到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武装工作,不断健全基层普通民兵队伍体系,2023年我镇应急排基干民兵优化充实至30名;积极开展2023年征兵工作,协助我镇146名适龄青年全部完成了兵役登记,登记率达100%,在全国征兵网上报名人数103名,送检人员56名,体格检查合格人数21名,参加役前教育15名,预定新兵12名(上半年3名、下半年9名),其中,大学毕业生7名、在校大学生2名、高中(职高)3名,圆满完成了2023年一年两征工作。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化解重点信访人员和信访案件,案件受理率100%,答复率100%,满意率98%;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7件,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95起,调处成功调处率为98%;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加大对重点企业和行业特种设备的监察频次,排查安全隐患3条,全部完成整改,全面开展燃气安全大检查,检查经营户50户,整改完成3户;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84次。

  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4月,县中心学校被认定为市第一批书香校园;2023年9月,被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教育工作优秀集体;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市级统计排名全市第25名(全县第3名)、第35名(全县第3名)、全市第5名;镇中心学校综合考核位居全县乡镇第三名;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年内开展健康咨询活动5次接受咨询456人,实施健康知识讲座9期接受讲座1996人,村卫生所健康知识讲座41期接受讲座1356人,全镇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3944人次;年内,成立专家(名医)工作室9个,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五)人居环境显著提升,耕地红线坚决守牢

  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村庄治污治乱工作,年内完成2个自然村公厕建设,任务数2座,完成率100%;完成农村户厕改建、新建150座,任务数150座,完成率100%;将绿美公路与绿美乡村、绿美景点建设进行有效串联,重点打造漭水至沿江,共裕至明德两条绿美示范路,带动全域交旅融合发展,2023年全镇9个自然村被评定为2022年度市级绿美村庄。

  生态建设更加和谐。加大造林治林力度,建强林长制队伍,配齐镇村级林长21名、专管员9名、护林员68名、观音山林场护林员8名、自主管理员8名,实现林长组织体系全覆盖,累计完成巡林286次,完成义务植树3万株,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75.27%;强化水源河流保护,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努力构建全民良好的环保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爱河护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结合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有力开展水环境“清四乱”专项行动,组织清河48余次,镇村两级河长巡河2367次。

  耕地红线牢牢守住。严格实行“月督察、月通报、月调度”的工作机制,加速推进全镇土地违法整治工作;2022年1—4季度镇涉及20个图斑,县级初步判定违法9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涉及历年土地卫片违法图斑44个,截至目前,完成整改26个,未完成18个,整改率59.09%;2021—2022年耕地流出排查整改,镇涉及175个图斑、191.86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23个图斑、107.99亩,一般耕地52个图斑、83.87亩。截至10月,完成整改193.90亩、完成比例122%。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回顾一年的成绩,我们有收获、有进步、有发展,客观审视当前面临的问题,我们有差距、有短板、有弱项,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重大项目少、支撑弱,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实现赶超进位面临巨大挑战。二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品牌培育滞后,缺乏高附加值、高成长型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增效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历史欠账较多,民生刚性支出增加,收支平衡压力巨大。

  三、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大精神,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2024年我们要锚定目标,主动作为,准确认识全镇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工作重点,做好2024年各项工作的谋划落实,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主要奋斗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在145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上级下达既定任务。

  (一)抓产业聚特色,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进一步厚植农业发展根基。持续巩固主导产业,稳定茶叶采摘面积4.4万亩,茶叶产量370万公斤,完成低产茶园提升改造1000亩,建设标准化茶园3000亩,巩固有机茶园12000亩;持续加强古茶树保护性开发力度,持续争取4个标准化示范茶所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蚕桑产业技术扶持力度,强化蚕茧收购协调工作,确保桑农增收,计划养蚕4000张,交售鲜茧16万公斤,实现产值830万元;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培育养殖示范大户,突出仔猪繁育工作重点,努力推进县级仔猪繁育基地建设,做好明华村巨菌草养牛(羊)示范点项目。

  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做优特色产业,积极引领新兴产业;围绕“城乡结合片区”融合发展以乡村田园休闲游、民间民俗体验游、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经济,主动融入“昌宁红茶”品牌打造,加大对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力度,积极培育发展本地龙头企业。

  进一步强化农文商旅融合。充分发挥“一江一山一叶一泉”资源优势,将茶旅融合作为打造漭水健康生活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支撑,构建“核心资源高效利用、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和旅游经济互补共赢”的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黄家寨古茶公园景区游步道、茶餐厅、茶博馆和澜沧江高峡平湖景区旅游公厕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旅游景区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沪滇协作平台优势,实施好沿江村天堂山古树红茶茶旅融合发展、镇共裕社区产业配套设施等项目。

  (二)筑根基提效能,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

  持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开展党的**大精神“大学习”“大宣讲”“大调研”等学习活动,有序开展****,抓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组织生活等载体,落实常态化学习、专题化培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漭水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具体项目、有效措施、实际行动。

  持续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深化“两个革命”,践行“三化三法”,坚持真抓实干,扎实开展争当奋进者和整治“躺平式”干部专项行动,进一步提振信心和决心,全面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依托“青蓝工程”“文墨课堂”等形式,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阶段性重点任务开展培训学习,引导党员干部聚焦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堡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压紧压实“一轴三片”工作格局,持续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村级集体经济、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示范典型培树、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深入拓展“五组一联”内涵,不断提高党员教育管理质量,采取专题培训、岗位练兵、定期测评等方式,提升全镇基层党建工作的专业化智慧化水平,推进基层战斗堡垒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三)强保障优服务,着力推进民生服务水平

  加快乡村振兴发展步伐。继续抓好“百千万”工程,接续实施“1+2+15+30”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持续推进沧江茶源乡村振兴示范区,漭水和河尾2个精品村,黄家寨、坝尾、徐家寨3个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抓实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工作,积极探索“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确保10万元以上村(社区)全覆盖、30万元以上村(社区)2个、50万元以上村(社区)1个。

  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网加密倍增行动,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推动交通项目逐步向30户以上自然村村组道路建设倾斜,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供水保障能力和农业生产能力,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快递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工程;计划申报完成产业发展示范区、自然村入户道路建设、饲草加工建设等10个项目,预计投资1685万元。

  加快政策落实精准高效。健全完善“一平台三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分类做好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完善产业发展“双绑”联结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原则,持续抓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广开言路、集中力量形成一村一清单,结合西南大学专业技术团队挂联帮扶,计划年内完成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加快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筑牢社保保障网,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进一步抓好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持续推进专家(名医)工作室建设工作,增加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常规管理、高效课堂、精细教研、量化考核”为抓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完成县教体局下达的教学质量指标,办出学校特色。

  (四)稳大局保安全,着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将资源力量整合,推动综治中心更高水平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联系服务群众水平;完善社会矛盾预防预警化解、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精细全科网格管理和服务,努力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漭水;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积极培育“义警”志愿者、村组“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加大重点时间节点信访人员稳控力度,确保涉访涉诉问题实现“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

  不断落细落实安全生产。以消防安全、森林防火、道路交通安全和食品安全为重点,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对问题隐患深挖细究,强化整改落实,严防各类事故发生;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坚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坚决防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坚决遏制森林火灾、消防事故多发频发态势,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不断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积极推动普法强基工作,夯实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普法源头基础,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专项普法全面覆盖,实现基层普法短板弱项全面补齐;深化法律“六进”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辖区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推进“村(居)法律顾问”和乡村“法律明白人”全覆盖,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断提高辖区基层治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

  (五)扛责任强担当,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力争耕地恢复整改任务圆满。严格按照“就地恢复为主、异地补充为辅”的工作原则,对能够就地恢复的园地、茶地等地块,尽快组织复耕;对占用耕地的农业设施,项目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按照相关政策要求,限期完善用地手续整改一批,不符合政策的坚决拆除并及时恢复耕种,进一步加大对各村(社区)的指导力度和督促力度,全力以赴抓好整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在时限内完成。

  力争绿色生态发展持续推进。大力实施“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常态化开展巡察检查,强化河道监管,促进水质改善提高;持续开展最美村组、美丽庭院等评选,实行以点带面,辐射全镇,切实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获得感。

  力争人才培育建设实效创新。抓好班子队伍,深化片区包保和班子成员“挂村”责任制,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抓好机关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三个工作法”,做到队伍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落实、人才在一线培养;抓好村(社区)干部队伍,盯紧关键少数,以党政领导班子帮带、青年人才党支部重点培养、常态化制度化集中培训、“双提升”项目等,提升村级后备人才培育质量;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持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新产业实用人才储备质量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创业致富能力。

  四、2023年工作亮点

  (一)“一轴三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格局出特色

  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翠华集市为试点,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通畅致富途径、提升群众素质为切入点,由党总支牵头统筹,群众积极参与,共建河西源头生态宜居和谐小集市;以河尾坝尾安置区为试点,立足“花园小区”建设,由党总支统筹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安置区内公共区域闲置土地,打牢周末经济核心区发展硬基础;以明华烟房村民小组为试点,依托垃圾干湿分类教育引导和组内污点乱点难点整治,实现党组织全面领导、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产业发展为关键点。以“重品质、树品牌”为目标,茶叶协会党组织统筹引导,采取“认养+代管+分红”发展模式,产值增收2490万元,4800余名群众实现务工就业,人均增收1660元;以稻花鱼产业为主要载体,积极向上争取稻渔综合种养项目1000亩,规划共裕高寨、河尾骊水两个核心区,于国庆黄金周举办镇第四届稻花鱼文化节,吸引游客3万余人,实现旅游消费600余万元。

  以示范引领为着力点。依托古树茶和稻花鱼优势产业,抓实黄家寨景区管理提升和骊水安置区周末经济综合体规划建设,通过吸引游客人流,提升产业发展附加值,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聚焦“两新”党组织发展,依托黄家寨古茶公园、老寨子古茶基地等连片古茶资源和粗精深加工集群,由支部引导,协会牵头抓总,化零为整探索打造漭水茶叶品牌,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提升社会效益。

  (二)创新治理“小集市”促旅游高质量发展出成效。

  整合资源“建中心”。采取“党组织+公司”的模式,整合村级和镇级项目资金等180万元,完成江桥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共建设固定商铺9间、临时商铺11个,引入个体户、周边群众对“小集市”进行经营和管理,租金收益的50%返还联福、翠华两个项目村,实现每村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增加5.2万元。

  凝聚合力“管市场”。整合市场监管所、派出所、综治办和联福村“五组一联”综合治理组等力量,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网格员+街长”的管理模式,明确辖区小水井党支部书记为“网格员”,群众推选1名诚信经营、带头作用明显的商户为“街长”,定期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建议,每月组织召开1次专题会议,听取问题反馈,研究处理办法,让商户、群众的诉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党群同心“促治理”。通过“党组织+商户+群众”的模式,在江桥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推行“党员经营户”挂牌,组织党员、群众在“赶集日”及重要节假日开展游客引导、交通疏导、文明倡导、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建立“门前六包”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奖惩和“文明经营户”“诚信经营户”评选机制,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出风采

  创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携手乡村诗歌公益机构“是光”公益组织,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了一只由县中小学老师、诗词楹联协会志愿者和“是光”诗歌公益组织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安排诗歌教师对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长期在本地开展活动的志愿者有30余名。

  坚持志愿服务初心宗旨。本着“是光”诗歌“你本来就是光”的宗旨,为孩子提供一个发现真实、展现真实、尊重真实的平台,让诗歌陪伴孩子成长,通过“一周一课堂、一月一比赛、一季一诗集、一年一交流”的形式,增强“是光”诗歌志愿服务的成效,该志愿队在2023年5月获得昌宁县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市第二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目前,已入围省级比赛。

  展示文墨漭水文化内涵。把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诗歌为桥梁,搭建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让诗歌成为留守儿童发现自我、寄托情感的载体,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主要通过利用课余时间上诗歌课、组织诗歌赛事、编辑诗歌主题手抄报、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参加诗歌活动等形式开展,以诗歌为媒介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每个孩子找到情感表达的喜好方式,孩子情感得到表达,情绪得到宣泄,压力得到释放。2023年6月,漭水“是光”小诗人收到央视节目组《经典咏流传》的邀请,并成功参与节目录制,在更好更大的舞台展示了文墨漭水。

推荐访问:工作思路 乡镇 重点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怎么写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 乡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重点工作思路及计划 2020年乡镇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乡镇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乡镇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乡镇二零二零年工作总结 乡镇2020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乡镇2022年工作计划 2020年乡镇工作总结报告
上一篇:乡镇副职述职述廉报告(全文完整)
下一篇: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10 - 2022 伯乐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伯乐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90296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