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2022年)

来源:党课下载 发布时间:2022-06-28 09:12:03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党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2022年),供大家参考。

坚持党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2022年)

  党课[1],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而开的课。以下是分享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

  同志们:

  按照县政协党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安排,今天由我结合政协工作实际给大家讲一次党课,主题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尤为凸显的一点就是,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及时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

  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党的群众路线概括起来讲,就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它的表述非常简洁,但内涵却十分丰富。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全面掌握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脉络、理论精髓和实践要义,我感到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群众路线形成于长期的实践探索。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相连的。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就十分敏锐,他强调了“民众的大联合”是改造社会、改造国家的“根本的一个方法”。八年后,他又首次阐发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标志着他的群众观点从早期的激进平民主义转向更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群众观。在我党的历史文献中,群众路线的提出最早是在1928年。该年11月,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1943年,毛泽东在为党中央起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时,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概括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即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945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对群众路线作了详细的说明,将它归结为两个方面,即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1956年,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时,对以上两方面再次加以强调,明确把群众观点作为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党对群众路线的表述基本定型,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明地将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992年党的十四大,将“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载入党章的总纲。至此,党的群众路线作为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以党内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的指导方针。

  群众路线根植于坚实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重要论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是我们认识的源泉,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通过群众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群众实践而证实和发展真理。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是对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推动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在我们党内,毛泽东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理论概括,这就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统一起来,把党的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有机统一起来,上升为党的认识路线,表明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达到了成熟。所以说,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哲学,是我们共产党人群众观的坚实理论基础。

  群众路线开创了全新的执政模式。群众路线涉及世界观、认识论和工作方法论,在执政理念和方略上都有自己开创性的内容,体现了政治原则与领导方法,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的高度统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是任何政权绕不过去的基本的政治哲学命题。比如君主专制政权对这个问题回答是为了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依靠君主的英明和少数精英的智慧,而对自己的定位是“天子”或神权的代表。比如资产阶级政权给出的回答有所进步,但同样逃不脱代表少数人的利益窠臼。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给出了一个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的全新回答。这个回答为我们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定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党没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

  群众路线蕴含着宝贵的经验启示。群众路线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在群众路线的伟大实践中,有许多启示和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的。一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关键是要为群众办事。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为群众办事、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毛泽东曾说:要关心人民生活,给老百姓看得到的物质福利。邓小平多次强调,要聚精会神地办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就是要为群众谋利,给群众办事。群众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对他们指手划脚的政治集团,也不需要对他们的疾苦漠不关心、对他们的事情扯皮推脱的大大小小的官僚。二是执政党要主动把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无论从我们党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还是从我国社会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要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切实主动地将自己的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三是要注意领导和群众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既能实现将群众中分散的不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转化为路线、方针和政策,又能实现将政策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是一种恰当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和做好各项工作的领导智慧。

  “为民务实清廉”揭示了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主要内容,又与时俱进地为党的群众路线注入了时代内涵。“为民”,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目的。中国共产党要实行民主政治,就必然要求走群众路线,发动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群众路线的灵魂在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在于人民要当家作主,这就决定了群众路线的根本是“为民”。党是人民的公仆,党要为民众服务,如果我们不是把群众路线当作口号喊喊的话,就一定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把立足点落在“为民”上。“务实”,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途径。这就需要我们共产党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摸清事物规律,掌握工作主动。善于从群众关注的、身边的事情做起,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好事情。自觉做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保障。“清廉”,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是最可贵的品质。共产党人坚守清廉,反对奢侈,是因为清廉使人刚直不阿,心系群众,自觉无悔地为人民事业奋斗;奢侈使人贪污腐败,失去民心,最终陷一己私利而不能自拔。很难设想,我们共产党人一旦失去了清廉,还会去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深入群众吗?一旦失去了清廉,老百姓还会欢迎、拥护这样的干部吗?因此,“清廉”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有力保障,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生命线。

  二、深刻认识政协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使命感

  人民政协与各界群众有着天然联系,政协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一方面,开展群众工作是人民政协固有属性的体现。其一,政协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政协开展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这一指导思想,也就确立了群众观点是政协工作的基本观点,依靠群众是政协工作的基本方法。政协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立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之中,做到情为民所系、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谋。其二,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把开展群众工作作为重要职责。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能够发挥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优势,始终如一地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凝聚民心民力,最大限度地把各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协能够通过协商议政,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能够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推动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其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三大职能,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还是参政议政,都是建立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之上。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政治协商的客观依据,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素材。

  另一方面,开展群众工作是人民政协具有的独特优势。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人民政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具有开展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一是政协站位比较客观公正,开展群众工作具有说服力。李瑞环同志曾经说过,人民政协“说官亦官,说民亦民,亦官亦民,非官非民”。由于政协“非官非民”,不是处理矛盾的利益直接相关方,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较少受部门或地区利益的局限,敢于讲真话说实话,反映问题比较真实,提出的建议比较客观,做群众工作更具有说服力。二是政协委员来自界别、联系群众,开展群众工作具有亲和力。政协委员是各界的代表人士,与各族各界群众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对群众中的各种情绪和意愿,洞悉敏捷,了解深刻,能够为高层决策提供大量滞留于基层、散佚于民间的鲜活情况、意见和建议。同样的话,由政协委员说出来,更容易被接受;同样的工作,由政协委员去做,效果会更明显。三是政协协商民主、求同存异,开展群众工作具有凝聚力。人民政协实行平等议事、民主协商的议事规则,有利于不同阶层、团体及不同民族、宗教以及海内外同胞表达利益诉求,反映意见建议。通过政协渠道,能够了解其他渠道不易了解到的社会信息和群众真实心声。四是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做群众工作具有影响力。政协委员中聚集着一批具有深厚专业造诣的人才和丰富领导经验的骨干,可以结合自身经验和智慧,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高层次、跨学科、多领域的咨政建言。

  三、清醒认识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集中解决“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也是本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点。总的看,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团结、重事业、重实干,作风建设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对照党章,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对照群众期盼,对照先进典型,我们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在作风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同志缺乏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学习不刻苦、干事不卖力、工作不落实;有的同志作风飘浮,工作不深入,调研视察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有的同志思想僵化,不注重学习,不愿动脑筋,应知应会的知识掌握不够、不熟悉,说政协话说不到点上,办政协事办不到位上;有的同志宗旨意识不强,服务意识淡薄,认为政协机关没急事,办事不着急,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委员服务的意识淡薄;有的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敢担当,遇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有的同志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完成任务的一般化,凡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办事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有的同志习惯于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在工作中不注重结合实际,机械地贯彻执行;有的同志章法意识不强,工作程序、规范执行的不够严格;有的同志对待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拈轻怕重,避重就轻,得过且过;有的同志不思进取,精神不振,没有朝气,无所作为;有的同志组织观念淡薄,缺乏大局意识、整体意识;有的同志贪图安逸,勤俭节约意识不够等等。这些不良表现,或多或少的存在我们机关日常工作当中,如果不加以重视,不及时解决,个别问题就会转变普遍问题,小问题就转变成大的问题,转变成影响全局的问题,势必会影响政协机关的形象,影响政协职能作用的发挥。

  因此,我们要通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等不急、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这些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努力在“事业推进、机关建设、搞好服务”三个方面实现新作为、展示新形象,以作风的大转变、效能的大提升推动政协工作的持续发展、持续进步。

  一是要将政协工作当作事业来推进。要心怀“敬仰之心”。只有真正把个人岗位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相连,把政协工作当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来推进,我们才会对政协工作怀有“敬仰之心”,才能够爱岗敬业,真正做到干一行钻一行。要甘当“地基中的钢筋”。政协机关的干部要做政协宏伟事业大厦“地基中的钢筋”,确保政协事业的根基始终坚如磐石。要尽职尽责把每一件具体的业务工作做好,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进步。要尽心竭力作为。政协工作虽然没有硬指标、硬任务、硬担子的约束,但工作不能虚、作风不能飘、目标不能偏。我们要在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上下工夫,兢兢业业去工作。

  二是要将政协机关当作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来建设。政协是政协委员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大家庭”,整个政协机关就是一个委员之家。政协机关整体作风是不是过硬、服务保障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人民政协及政协委员职能作用的发挥。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真正把政协机关建成充满“正气、和气、朝气”的委员之家。

  三是要将政协委员当作主体来服务。要提升服务意识,进一步牢固树立为政协委员服务就是为政协履职服务的观念,时时处处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去赢得广大委员和各界人士的认可、尊重和信赖。要提升服务水平,不仅要谋大事、议大事、懂全局,更要钻研业务、精通业务,提高事务性的服务能力和各项工作的服务水平。要提升服务效果,密切与委员的联系沟通,提高委员的履职实效。

  四、积极探索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效性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思想教育、提升能力、改进作风、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时期新阶段人民政协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思想教育是前提。深入开展坚定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使党员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的信心和勇气,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矢志不渝,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通过思想教育,重点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强化宗旨意识。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才能心中有人民、眼里有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当之无愧地做好人民公仆。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牢固地树立宗旨意识,更加重视群众所思、所需、所盼,更加注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更加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特别是人民政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政协的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强化宗旨意识,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准确及时地把群众呼声的和愿望传递到党委政府,积极主动地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出谋划策、履职尽责,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和维护者。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意识就要牢记责任,尽忠职守,在其位谋其政。政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推动XX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过程中,要认真履行职能,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出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牢记使命,把所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本着对党负责,对政协事业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干好事业上来,始终保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责任心,用心谋事、用心干事,对岗位充满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对群众充满亲情,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在发展人民政协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强化进取意识。政协工作大有可为,我们必牢固树立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进取意识,在履职尽责、推动发展上奋发有为。要始终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和“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敢于超越,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心无旁骛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改变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松松垮垮的工作作风,破除无所用心、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的惰性思维,树立艰苦创业的观念,发扬只争朝夕、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把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把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融入履职工作的方方面面。四是强化廉洁意识。廉洁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也是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务必要强化廉洁自律的意识,严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始终守牢奉公廉洁这条底线,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正确处理好得与失、苦与乐、荣与辱关系,做到宠辱不惊、乐于奉献,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以实际行动践行廉洁从政的要求,切实做好表率。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倾向,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坚持慎独、慎微、慎情、慎友、慎权,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耐得住清贫,禁得住诱惑,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始终保持国家公务人员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应有的本色。

  提升能力是基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既要提高对群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更要坚持从政协工作需要出发,着力提高开展群众工作能力。要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上下功夫,提高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能力;要注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广集民智、务实建言的能力;要注重倾听百姓呼声、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民众意愿,提高收集、综合、反映社情民意的能力;要注重分民忧、解民难、顺民气,提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要注重发挥政协优势,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探索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的办法途径,提高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改进作风是关键。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关键。必须聚焦作风建设,坚决破除歪风,树立新风。一是力戒形式主义,树务实之风。务实之风,是一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态度和作风。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式主义,重点解决好开展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轻实效,重贯彻、轻结合的倾向,时刻保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言以载物的文风、简朴务实的会风,真正把心思用在干实事、干成事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上。要对机关各类会议、文件、简报、节庆、评比表彰活动等进行清理整治,能合并的合并,该精简的精简,没有实际内容和作用的坚决取消。要大兴务实之风、实干之风,坚持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把务实、实干之风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二是破除官僚主义,树为民之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唯我独尊、自我膨胀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破除官僚主义,关键是要肃清“官本位”思想,树立为民意识,以民为本,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政协发展的历史,既是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不断发展自身的历史,也是服务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向人民负责、积极履职的历史。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反映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保障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我们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充分发挥政协工作的独特优势,进一步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维护群众、团结群众,推动政协各项履职工作更加深入、更接地气、更通下情,切实做到协商为民、监督为民、参政为民,不断增强工作实效,使人民政协联系群众的渠道更加畅通,服务群众的优势更加明显,维护群众利益的作用更加突出。三是摈弃享乐主义,树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摈弃享乐主义的最有力武器。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靠艰苦奋斗生存、发展,靠艰苦奋斗兴旺发达,靠艰苦奋斗成就伟业。政协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艰苦奋斗的品质,立足于艰苦,着眼于奋斗,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始终保持一种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在思想上,要时刻保持清醒认识,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刻苦钻研、埋头苦干、奋发图强、不辞辛劳,坚决克服安于现状、甘于平庸、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消极心态,要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奋发有为,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在生活中,要坚持发扬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贪图享受,不穷奢极欲。四是狠刹奢靡之风,树勤俭之风。“俭则成、奢则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深入查摆在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进行整改,坚决杜绝挥霍浪费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要带头遵守中央、省、市、县委的有关规定和县政协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按规定享受有关待遇,守纪律、讲规范,不搞特殊,要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抵制铺张浪费之风,充分体现领导干部勤俭节约、风清气正的良好形象。

  制度建设是根本。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紧密结合政协工作实际,探索建立联系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要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使各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在政协工作的平台上得到充分反映,意见和建议在政协履职的活动中得到充分表达,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人民群众利益和诉求表达渠道。二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的收集和分析机制,找出苗头性、倾向性、源头性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党委、政府及时掌握社会舆情、做好群众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三要健全完善矛盾化解机制,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做好沟通思想、解疑释惑、理顺情绪的工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四要继续做好建立群众参与政协工作机制,让普通群众走进政协,有序扩大社会各界的政治参与,提高政协工作质量。五要完善经常性的下访机制,让政协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群众,加强与人民群众的直接联系,把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解决群众疾苦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六要以建章立制为抓手,切实促进政协“三化”即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做到符合实际、具体简约、执行落实。

  同志们: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方式。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全面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强化党的宗旨意识,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发挥好协调关系,不断汇聚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为推进我县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和建设繁荣和谐幸福革命老区经济强县作出更大的贡献。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广泛联系各族各界人士,并通过各族各界人士广泛团结社会各界别群众。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协工作是党的特殊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也是政协工作的生命线。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将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于政协工作之中

  “人民”和“政协”密不可分。从政协的性质来看,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能够发挥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优势,始终如一地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把各界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协能够通过协商议政,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作为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政协能够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推动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从政协的职能来看,无论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还是参政议政,都是建立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之上。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政治协商的客观依据,是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参政议政的基本素材。从政协的主要工作对象来看,政协委员是人民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代表性人士,服务委员履职与服务群众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因此,落实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是政协工作的本质要求和应有之义。

  当前,杨浦正处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并肩,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奋斗。政协要充分发挥优势,认真履行职能、开展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共同推进杨浦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要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反映民情、传递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主动协助区委、区政府广泛深入联系群众,加强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促进和谐。

  二、结合工作实际,重点聚焦四风,深入查找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次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切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只有找准、摸透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明确整改的努力方向。我们要以认真的劲头、认真的精神、认真的态度,敢于揭短亮丑,找准问题不足,真正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让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看到变化、看到进步、看到信心。

  前阶段,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走访活动、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党派团体、政协委员等各个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了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如何进一步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如何进一步做好提案、调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经常性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民生、服务社会;
如何克服视察活动的“走马观花”现象,了解实情、听取民意;
如何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如实反映不同意见和呼声;
如何充分发挥各个界别的积极作用,搭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有序沟通的渠道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不断加以改进,更好地发挥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积极作用。

  三、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整改落实,认真推动政协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是前提,查找问题是基础,推动实践才是目的。我们要把抓好整改落实,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政协工作中存在的“四风”问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政协履职水平。

  一是要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群众路线在政协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主动加强与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各阶层人士的联系,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完善机制,进一步加强联情联谊,推进合作共事。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良好氛围,在各种会议和活动中,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让委员愿讲话、敢讲话、讲实话,进一步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汇聚推进杨浦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是要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区委《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形成每月开展一次协商活动的工作机制。围绕杨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情况,听取各方意见,使协商建言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意愿。通过开展协商,既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促进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又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使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成为广大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自觉行动。

  三是要提升履行职能的质量和成效。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好学习、视察、调研、座谈、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各项工作,创新活动形式,搞好服务保障,努力提升履行职能的成效。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民主监督缺乏实效”的意见建议,组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的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工作,深入工作一线、深入社区群众、深入重点区域,发动委员随时发现问题和反映问题,开展有组织的暗访活动,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不断提高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要做好服务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党和政协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坚持“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的制度,拓展“政协委员联系各界群众”的渠道。根据杨浦“五大功能区”的布局,组建政协委员社区(功能区)活动组;
立足高校委员多的实际,组建“高校委员沙龙”;
突出政协组织的界别特色,组建界别(行业)委员沙龙,使政协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横向到边”覆盖全面、“纵向到底”渠道畅通,更好地让委员“沉下去”,让民意“传上来”。进一步做好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各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

  同志们:

  按照局党委的统一安排,并结合前段时间学习,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目的就是让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内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充分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党的鲜明提出要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的迫切需要。党的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来,同志多次阐述了中国梦。中国梦的基础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遵循就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也是人民的梦,只有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才能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中国梦的战略构想,是党的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中国梦,引导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正是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党和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集体意识,筑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基地。毛泽东同志曾强调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没有团结向上的精神支撑,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就是引导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汇集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加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有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有关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就是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就是要领导和团结全体人民凝聚共识、攻紧克难,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自觉、实现自强,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奋力前行。有了这样共同的理想信念,才会形成共同的命运,产生共同的责任,才能实现政党和人民的团结,才能实现中国梦增添持续不断的推动力量。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表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我党历来高度重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党的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事业发展成功的根本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凭着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才能生存、发展并壮大起来。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经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正因为这样,人民群众才把党的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从而奠定了党最终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实群众基础。在和平建设时期,虽然没有了以往那种生死考验,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大为改变了,但是保持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对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

  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加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核心问题是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必须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法宝。

  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标准。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否始终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这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历史使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具坚定性的因素。认真接受群众监督,注意听取群众的评价,这本身就是把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转化为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

  四、为什么说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封建,赢得人民解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强盛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广大人民的基本愿望。中国共产党作为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始终把实现上述目标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并为之浴血奋战、顽强拼搏。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高举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深入工农群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革命原理,启发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觉悟,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文化极为落后,人民生活极为困苦。迅速恢复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的切实愿望。我们党始终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决定性条件,做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历史发展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民的要求,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果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国内外、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党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思想基础。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活中强调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要紧的。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2012年11月15日新一届政治局见面会上,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来表明下大气力解决“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两天之后,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他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后,习在调研考察过程中身体力行的遵守这些规定,为全党做出表率。全国上下遂掀起一番轻车简从改进会风的浪潮。

  今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又指出:“衡量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并且强调,“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其后的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努力让人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展现的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引起社会关注,备受各界赞扬。

  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扫除“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风的问题,这可抓住了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执政为民,是坚持党的宗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务实,主要是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实事求是,讲实话、做实事、重实效;清廉,是反对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显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与此针锋相对,我们必须对作风之弊、行为这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作风看似无形,但其实群众时时能感觉到;作风不是物质力量但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不仅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评价党的工作,也通过身边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来了解党、评价党。可以说,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四风”已经成为破坏党群干群关系的严重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阻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作风,集中解决“四风”问题,是对症下药,是对百姓呼求的回应。

  整治“四风”,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相结合,走一条不靠_运动,而是在加强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贯穿了通过改革逐步铲除滋生“四风”的土壤条件,用制度巩固规范改革成果的精神。强调要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凸现了顶层设计、高层示范,政治局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要求别人做到的,政治局首先到,要求别人不做的,政治局首先不做。政治局带头“照镜子、正衣冠、洗涤党、治治病”,并把政治局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情况公之于众,推动党务公开,以求得到党内外的监督。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也体现了真抓实干的精神和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只有扫除形式主义,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才能得到更好发扬;只有扫除官僚主义,党才能切实担当起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只扫除享乐主义,党员干部的心才能始终与人民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只有扫除奢靡之风,人民群众才能自觉地从感情上向党聚拢。

  六、如何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如何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明确哪些观念?理清哪些思路?我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看。

  一是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活动落实下去。要在实践中做到不虚、不空、不偏,首先要在理论上做到清醒、明白和不糊涂。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方位和政治逻辑这个层面上,理清五方面的问题;谁是群众,群众在哪儿?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为什么会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怎么理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如何走进群众、深入群众,进而转变工作作风?

  二是“群众是谁,群众在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大家好像也都知道。但熟知不等于真知。当前有些党员领导干部,认为联系自己小部门、小圈子内的人,或者联系个别老板、企业家,就是联系群众,这种想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中国共产党来说,群众应该是社会中的最大多数,是本部门工作所涉及范围内的最大多数。对于咱们的党员干部来说,群众就是所处辖区一方水土之内的老百姓。

  三是党员干部是不是群众?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理解。本质上,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是群众但就党性来说,他们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就权利来说,党员干部跟群众享有共同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权利,没有也不能有任何特权;但是就责任来说,党员干部又要比普通群众肩负更多的责任。所以,共产党人不能丢掉群众的立场,但也不能回避先进的义务。这样理解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就能既把他们放在群众中,又能让他们走出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四是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人民群众,是基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基于一个政党的执政基础,更重要的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追求。如果不去为人民群众服务,那么我们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所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党的存亡、兴衰、成败。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说到底,是要让我们的党员干部重新找到共产党人的觉悟,重新找回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感觉。其实群众需要的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首先要做的,就是为群众办实事,把民生问题解决好。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还要理顺群众情绪。坦率说,现在群众对部分党员干部逆反情绪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将心比心,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和群众同甘共苦。要培养对群众的感情。

  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法宝。要在不同的党员干部层级内部,开展坦荡、有效、务实、看得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把我们身上存在的毛病和污垢,洗一洗、治一治,让我们出一身汗,甚至了一身冷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以转变作风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但这绝不是终点,通过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上来。

  五是除了解决思想问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精神状态固然重要,但制度约束更加必不可少。我们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这是什么样的笼子?笼子的钥匙又在谁的手里?真正有效的制度,需要有制约力量,这样才能让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这种制约力量就是人民群众。如何让群众有力量?那就要把群众组织起来。如果不能让群众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话,也许一切问题还会回到原点。但当我们真正找到并不断完善这种机制时,我们的政治制度优越性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了。

  当前,要把实践教育活动开展好,既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做到抓铁留痕、踏石留印——让活动留下发挥长效作用的制度之“痕”和制度之“印”。只有让党员干部必须为了群众淬党性,必须依靠群众出成绩,必须深入群众明得失,必须服务群众求进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

  我们的工作面向群众,群众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调研是最好的学习和转变工作作风的方法。如果我们不了解群众的需求,那我们的工作就没了准星,只有带着群众的诉求去做工作,才能把我们的工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做到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能对同志们进一步加深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内涵和意义的理解有所启发和帮助。

推荐访问:党群 党课 讲稿 坚持党群众路线、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推动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党课讲稿 政协领导学党史党课讲稿
上一篇:党课讲稿:新时代党建设总要求是什么
下一篇: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党课讲稿【完整版】

Copyright @ 2010 - 2022 伯乐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伯乐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9029689号-1